索 引 号 014442109/2019-03384 分 类 重点工作
发布机构 泰兴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19-06-30
文 号 时 效

泰兴市石化和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日期:2019-06-30 17:47 信息来源:泰兴市统计局 访问次数:


泰兴市目前还没有石化产业基地及相关生产企业,化工行业主要集中泰兴市经济开发区,其中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化工企业均集中在此。

一、化工园区基本情况

泰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江苏省首批13家省级开发区之一,也是全国最早的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区。园区总面积为122.6km²,规划面积为59.8km²,其中化工园区面积25.7km²。建区28年来,园区在专注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逐步成长为化工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示范园区。目前,园区有规上工业企业115家。园区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全球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合作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称号,连续8年进入全国化工园区前10强。

、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开发区按照“横向耦合循环发展,纵向延伸绿色发展思路,以打造上下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世界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为目标,通过加强原料保障补链、横向拓展强链、精深加工延链,不断向高端新材料及专用化学品领域转型,呈现出规模企业集聚、优势产品集中、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化工产业精细化率达50%,产业关联度达65%,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氯碱、烯烃两条产业链和化工新材料、医药、涂染料、油脂化工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了苯系列深加工、氯乙烯、丙烯酸、有机玻璃、环氧乙(丙)烷等五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已入驻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仓储配套企业93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8家,拥有酞菁颜料、聚丙烯酰胺、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15个世界单打冠军产品,拥有全球最大的氯乙酸和酞菁颜料生产基地,全球第二的对氨基苯酚生产基地,亚太地区最大的聚丙烯酰胺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连续法高品质氯乙酸生产基地,生产能力第三、单体规模最大的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生产基地,中国产能最大的苯乙烯、感光液、四氧化三钴、环氧丙烷、锂电池原料、亚克力板材、船用空调制冷材料生产基地,中国单套装置最大的苯酐、乙烯法特种PVC和醇醚生产基地,中国首套乙烷、丙烷脱氢及下游一体化装置。2018年,完成工业国税开票销售855.9亿元、工商税收收入36.16亿元;今年1-5月份,完成工业国税开票销售318.9亿元,工商税收收入16.9亿元。

三、综合能耗情况分析

20191-5月份,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67.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4%,规上工业产值308.8亿元,同比增长6.3%,单位产值能耗0.2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4.8%,预计2019年全年耗能量16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6%2018年,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151.1 万吨标准煤,同比增21.4%,规上工业产值 721.2亿元,同比增14.6%,单位产值能耗0.21 吨标准煤/万元2017单位产值能耗0.22 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5%。综合能耗上涨原因如下:

  1. 产业结构重。从工业结构来看,2018,开发区化工企业万吨以上重点能耗企业22家,耗能总量136万吨标煤,占开发区规上工业能耗总量的90%,其规上产值503.7亿元,占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9.8%,单位产值能耗0.27吨标煤/万元,是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单位产值能耗的1.29倍。

    2. 能耗指标未合理调配。由泰州其他市(区)转移来的化工项目逐步建成投产,如梅兰新材料、双乐颜料等项目,造成开发区能耗增长较快,又因开发区综合能耗占全市的比重达89%,但这些能耗指标未及时转入,对泰兴市节能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3. 新项目投产造成能耗总量上升。2018年部分竣工项目正式投产,用能上升,但并未如期达产达效,产出指标并未同步体现企业规模效应,与此同时,部分存量企业实施环保、安全技术改造,造成能耗增长但不形成销售,导致园区单位产值能耗进一步增长,总产值与能耗数据不匹配;但后续存量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大部分节能改造已完成,到了十三五,节能空间进一步收窄。

    四、下一阶段措施

    1. 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量交易工作。今年来,泰兴市对现有企业开展了潜在节能量摸底调查,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加大企业节能指标的自身挖掘,满足后续项目用能需求。同时,开发区委托省节能技术中心和省工程技术中心,对拟关停的、近30个月存在生产行为、耗能量超过500吨、有完整买卖票据的化工企业进行节能量认证,节能量由园区统一调配交易,用于其它优质项目;同时2019-2020年拟关停企业进行节能量评估和认定工作。通过存量企业的挖潜和关停企业的节能量认定,使节能量能实现调配使用。

    2. 大力抓好重点企业节能。一是抓万家企业“百千万行动,将2015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以上的15家企业纳入百千万行动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进行双控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社会信用记录系统,确保双控指标任务完成。二是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推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动企业规范和精细化能源管理,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充分挖掘企业节能降耗潜力,认真做好绿色节能诊断工作。充分发挥节能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力量,针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以能效对标、达标为重点,帮助企业分析能源管理及能源利用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措施。四是强化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围绕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介力度,推进节能服务公司、高效设备制造商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精准对接。

    3. 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绿色制造示范试点为抓手,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业链创建,培育绿色设计产品,加大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绿色改造力度,提高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同时,定期举行节能产品推介会,鼓励园区企业与第三方节能服务公司开展能源合同管理。目前汤臣压克力、汤臣新材料、双乐颜料三家公司的能源合同管理项目正在实施,赢胜、格林美等正在与第三方节能服务公司对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