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市民政局:打造“泰幸福·伴成长”品牌

发布日期:2025-02-21 11:02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近日,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召开,会议认真落实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研究安排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我市作为全省2个县级市代表之一,围绕关爱儿童工作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近年来,我市把儿童关爱保护作为体现民政民生温度的重要工作,持续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等任务,打造了“泰幸福·伴成长”品牌。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不断织密儿童关爱保护网,为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统筹全局,夯实关爱基础

  “有了这台打印机,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打印学习资料,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因为打印一份资料到处奔跑,耽误不少学习时间。”近日,市民政局未保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黄桥镇小雨、小彤姐妹俩家中,为他们送来打印机。安装好打印设备后,工作人员关切地询问起姐妹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目前,我市0—18周岁未成年人总数约15.8万人。为做好未成年人关爱工作,市民政局全力推进民政部试点项目,围绕儿童保护、成长、发展三大需求,由跨部门、跨领域的项目团队形成工作合力,由点及面推进服务机构建设,全力构建起“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儿童关爱之家”三级工作网络,引导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实现乡镇(街道)儿童关爱机构全覆盖,累计提供各类关爱服务近6000场次。此外,我市还把落实儿童福利作为基本民生事项,本级财政优先保障,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困境儿童保障资金5756.56万元,惠及10.79万人次。

政策保障,筑牢生活防线

  滨江镇天星村的小月(化名)是一名事实孤儿,然而来自天星村由社工组成的“社会妈妈”们的关爱点亮了小姑娘的童年。社工们为小月挑选了社区妈妈、教师妈妈、政法妈妈组成志愿关爱团队,她们陪同小月一起读书画画,辅导她写作业,为她疏导心理疑惑,在节假日、生日等各种节庆,用心给她准备礼物,让小月享受到了童年的幸福,久违的笑容也重新绽放在她的脸上。

  底数清,情况明,是做好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前提。市民政局精心组织,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高标准落实“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的“3+4+N”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综合运用“网格化+铁脚板+大数据”,强化信息监测比对,“一人一档”建立数据库,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困境儿童应保尽保率达100%。结合泰兴实际,我市还出台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和关爱服务办法》,设置“红、黄、蓝、绿”四级预警,精准落实个性化关爱和帮扶措施。

多元服务,滋养心灵成长

  除了物质保障,市民政局紧扣儿童成长需求,创新服务内容。“我喜欢剪纸和黏土,在这里既能学到本领,还可以和大家一起玩,我很开心。”近日,张桥镇民政服务站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带领社区女童开展“‘益’彩‘童’行,共护花开”公益活动,10多名留守女童在这里一起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

  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紧扣儿童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为17家镇街未保工作站引入社工组织,常态化提供课业辅导、法治教育、安全宣传、心理咨询等5大类“物质+精神”“生活+心理”关爱服务,累计服务儿童3万人次。我市还积极打造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未成年人社会践习教育阵地,培育22家成长护航基地,帮助636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面融入城市生活;面向困境儿童,开展“泰幸福·情暖童心”微心愿认领行动,实施“小小的幸福”项目260个。

  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市织密儿童关爱网获得社会肯定。2022年我市入选省“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建设试点地区,2024年获批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市民政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完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不断提升关爱保护水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光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