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尖锐嗡鸣、喷胶系统的嘶嘶声、传送带上的咔嚓声层层叠叠……7月17日,记者走进赢胜节能集团玻璃棉保温板生产线,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卷卷玻璃面板被真空塑封,陆续运往储货区。
从均匀细长、富有弹性的玻璃纤维到轻质、耐用、保温性能优越的耐高温保温隔热材料,科技将二者放在了同一个天平上。陪伴记者而来的赢胜节能集团行政主管韩凤铖坦言,发明专利的成果转化运用更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套双面防堵式喷胶装置,在以前,玻璃棉保温板传统喷胶装置容易发生喷头堵塞、喷胶不匀的问题。去年,我们赢胜节能集团与设备生产厂家合力攻关,成功开发出双面防堵式喷胶装置,今年1月,这个装置成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韩风铖告诉记者,双面防堵喷胶装置发明专利能够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提高生产效率约18%,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让专利变“红利”,让知识产权落地生金?作为一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市场基础的特色企业,赢胜节能集团做了一个示范。赢胜节能集团主要从事绿色绝热保温材料、环保隔声降噪材料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在橡塑、玻璃棉、硅酸铝、气凝胶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特色化专利组合群。目前,赢胜节能集团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1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专利转化的核心力量,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目前,我市还有不少企业依靠发明专利在市场上乘风破浪。
格兰立方是一家专注于空调制冷设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将知识产权的创新与运用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构建起企业发展的“护城河”,产品成功入围中储粮、中船集团、中远集团、中铁建等一些国字号企业,重点产品干热岩热泵热水机组专为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研制,获得2023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我们公司成立五年以来,取得了60多项专利。下一步,我们紧密跟清华大学、江南大学以及其他的一些高校院所合作,进一步提升专利的水平,提高专利的数量。我们上半年已经申报1个专利,下半年计划再申报四五个专利。”格兰立方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说。
企业专利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升级,政府不仅“搭桥铺路”,还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据了解,为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市市场监管局当好服务员,扎实开展企业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分类指导、重点培育,特别是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优势领军企业服务指导,帮助其挖掘高价值发明专利,提高企业专利申请率。同时,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推动知识产权和金融资源深度融合,让企业智力成果“落地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