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银发焕新彩 乡风润清明——移风易俗催生老年文体“活力圈”

发布日期:2025-04-07 09:12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春光正好,万物清明。随着我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这个清明假期,各类文体组织充分发挥作用,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乡村新风尚。

在广陵镇通靖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排演活动吸引了当地老年村民的积极参与。广陵镇兴广艺术团负责人王森正指导团员排演黄梅戏《海滩别》:“唱这出戏关键要表达夫妻久别重逢的悲欢离合,只有把情感唱透了,才能打动观众。”

这支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文艺团体,每年清明时节都会为村民献上一场好戏。王森笑称:“3月底、4月初,我们邀请周边靖江、泰兴的老人一起欢聚。我今年81岁了,很多老同事都已‘归队’,但我每天跳舞、唱歌,心态平和,身体自然好。”他表示,艺术团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更成为他们交流情感、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纽带。

团员蒋同生感慨道:“有了活动平台,我们这些有特长的老人就能发光发热。平时在家孤单,来到这里既能练习才艺,又能结交朋友,生活越来越充实。”如今,艺术团成员越来越多,活动也越办越红火,成为传递乡村欢乐的“银发使者”。

在河失镇门球协会,一场门球邀请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趁着清明假期,来自南通、扬州等地的门球老将齐聚一堂,以球会友、切磋技艺。老人们全神贯注地击球、布局,比赛间隙还互相交流心得,分享生活趣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协会成员钱进表示:“打门球适合老年人,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进团队感情。大家在一起交流谈心,精神生活特别充实。”这场比赛不仅展现了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传递了绿色清明、文明过节的新风尚。

近年来,我市通过移风易俗行动,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老年群体在文化活动中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从戏剧排演到门球竞技,从自娱自乐到服务乡邻,老年人正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深刻内涵。

这个清明,春风化雨,文明新风拂面而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