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而散发甘香,肉质细腻,油脂适中,鲜美含汁,嚼之既不油腻也不柴硬,并带有浓郁的鲜香味,直至骨髓……昨天,在超悦农业发展公司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对一只只新品手撕鸡的品评让记者深陷其中,咸辣入味、香气扑鼻、色泽诱人成为最简单的味道记忆。
“我们的手撕鸡产品日销量在2000只以上,随着消费者口味的不断变化,公司对手撕鸡进行了升级。”江苏超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员刘志福坦言,对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追求,是该款产品持续火爆的卖点。目前,该产品原料已由原来生长60天的麻黄鸡升级为110天以上的青脚土鸡,工艺也由原来的卤煮工艺升级为蒸制工艺,更大程度保留了鸡肉的营养成分。同时为迎合消费者需求,企业推出了原味、麻辣和藤椒三种口味。
超悦农业是江苏卤江南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卤江南”品牌的最大供应链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有4条自动化卤煮生产线、1条智能化包装分拣流水线,已形成年产2万吨酱卤食品的生产能力。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加工智能化水平,投资2.58亿元中式卤制品二期项目去年建成投产,提升了企业发展能级和带动能力。“近年来,我们不断推新品、提品质、扩产能,通过拓宽原材料供应链,辐射带动本地种养殖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江苏超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伟表示,今年,公司将线上线下齐发力,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预计提升销售额3000—5000万元。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不仅是超悦农业原料的一部分,更是园区食品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底气。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谋定“鲜食之都”“长三角之胃”的发展定位,精心打造“卤味、快食、面点、果饮”四大产业集群,并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引导园区内的鲜食企业通过精细加工,提升基础食材附加值,促进产业链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其中,昀曦食品创新开发河豚精品预制菜,鲜时农业日供应标准团餐超5万份,百汇农发更新换代猪肉类精深加工技术,每天可供应30万斤鲜肉,惠及上海15余万户家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从过去的“前门开店、后院生产”的家庭作坊,到百汇农发、超悦农业等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落子泰兴,食品加工产业正借助良好的农业基础和产业优势,不断创新突破,成长为涵盖广泛的产业集群,展现了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泰兴“食”力。
位于黄桥经济开发区的东圣生物,有着抢占未来食品新高地的另一种方式。深耕TG酶产品10多年以来,东圣生物与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依托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系列产品在天然胶体、乳品饮料、面点烘焙、肉类制品、仿生素食、茶饮制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凭借卓越品质,我们连续三年领跑国内市场,TG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国外市场占有率达35%。今年,东圣生物科技持续技术创新,扩大产能规模,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江苏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丁秀蓉说。
在黄桥经济开发区,像东圣生物这样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企业正在加快集聚。黄桥经济开发区紧扣“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精耕细作“营养补充、运动修复、特医食品”三大方向,在院士专家的领衔助力下,先后建成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研究院、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特医食品研究所,成功落户华熙生物、华恒生物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奋力打造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未来食品健康产业高地。
2023年江苏省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等4条全产业链价值超千亿的重点链。近五年来,我市重点打造的“粮食生产加工、果蔬种植加工、畜禽养殖加工”三大产业链符合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定位,并且已经初具规模。2024年,我市以打造“舌尖上的产业”为牵引,谋深做实“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新型食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新型食品产业的发展成效,让我市在抢占新风口上底气十足。今年,我市将围绕健康、技术、可持续等要素,绘制全市新型食品产业链全景图,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清单,建立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储备库,瞄准食品产业重点企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年内招引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8个,培育规模以上食品企业15家,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