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姚王街道毛庄村千亩梅花林迎来盛花期。地处我市城郊的毛庄村,多年来深耕花卉苗木产业。2018 年,该村成立梅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返乡能人鲁峰牵头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红梅、绿梅等品种。如今, 200 亩梅林枝丫缀满花苞,远望如绯云漫卷,成为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
作为姚王街道毛庄村的梅花种植大户,鲁峰回忆:“当初考察市场,发现绿化苗木行情向好,红梅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便回乡投资建了五六十亩梅园。”
在能人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加入梅花种植行列。村里不仅卖花卖树,更依托成片梅林和片洋河庄河,邀请专业团队规划“十里春风梅花香、一带绿水绕毛庄”的休闲度假村,将单一苗木产业拓展为集种植、观光、休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美丽经济”,既破解苗木滞销风险,又激发村集体经济新活力。
毛庄村村委会委员奚连峰介绍,村集体通过合作社对接林业局绿化工程等大宗订单,同时探索景观梅园建设,在拓宽农场主销售渠道的同时,为村集体增收开辟新路径。
在根思乡鞠顾村,新建成的健身广场周边,村民正合力栽种樱花树苗。今年该村借美丽宜居庄台创建契机,推行“路肩经济”, 在推动村庄环境提升过程中,号召村民将门前自留地租给企业种植法国梧桐、美国紫薇等景观树,由企业负责绿化管护及河道清理,收益按比例分成。这一模式让 4.5 公里生态河道在“零投入”下建成,既扮靓村居环境,又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和管护工作收入。
“企业派专人管护苗木,路面干净了,环境美了,我们还多了份收入,日子更舒坦了。”村民顾仲先说道。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苗木富民产业,优化种苗结构,主推优质乡土树种及林业“三化” 树种繁育。目前全市种苗面积达 2 万余亩,苗木产量 1829 万株,今年可供造林绿化优质苗木653 万株。下一步,我市将统筹造林绿化与乡村振兴、林下经济发展,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