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泰兴新闻

市人大:听民意解民忧 增进民生福祉

发布日期:2025-01-07 09:48 信息来源: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次数:

一池碧水缓缓流淌,岸边草绿路畅,冬日的暖阳里,不时飞过的白鹭打破了羌溪河的宁静,给这一方水绿空间增添了一笔灵动。在修筑一新的位于同德路和羌溪河交汇处的哔机桥上,张桥镇东联村村民杜巧先每天都会来这里走上一会儿,站在桥上凭栏远眺。他说,他这么多年傍水而生,见证了羌溪河一点点变绿变美的过程,这让他和周围邻居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羌溪河主要承担着治涝、供水以及航运等功能。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羌溪河综合整治,打造宜居水环境。为消除部分河段存在的河道淤积、岸坡坍塌、水土流失等问题,2023年12月,我市启动羌溪河整治,计划疏浚河道8.4公里,拆建灌溉泵站9座。项目完工后,河道排涝标准将达到20年一遇,保护人口44.27万,保护耕地4.94万亩,目前河道整治工作接近尾声。

羌溪河的“颜值”变迁成为我市河道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生态环境,事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群众密切关心的民生问题。围绕“全域幸福河湖”目标,市人大建议推进片区治理、全域整治,因河施策、“一河一策”,做好水系沟通、河道管护、水文化挖掘文章,打造“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市水务局锚定“2025、2035”关键节点目标,围绕“建起来、管起来、美起来、串起来、游起来”的总体思路,一体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累计建成幸福河湖 486条,古马干河、两泰官河等7条河道先后获评省级幸福河湖,创成泰州市幸福河湖36条、特色片区2个。市水务局局长许习锋表示:“接下来,我们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围绕‘2035年全面建成幸福河湖’的总目标,科学规划、强化上争、建管并重,持续深耕幸福河湖建设,努力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幸福河湖建设让泰兴的水更清更绿了,而聚焦源头治理、本质治污的降碳减污治理,则让泰兴的天更蓝了。在位于泰兴经济开发区的飞鸿新村定向安置房二期工程现场,施工工地周边设置了围挡,场地内裸露土也已经用盖土网覆盖或者种植了草皮,施工现场设置了雾炮车、洗车台,确保出入车全部清洗。据现场施工负责人殷维成介绍,项目施工按照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的要求,现场采用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全面加强扬尘治理,提高空气质量。

过去的一年,我市锚定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靶心”,持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焦源头治理、本质治污,推进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人大围绕环境保护法要求,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督促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卷”,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化乡镇(街道)环境报告制度,进一步实化报告责任、细化操作流程、提升监督成效。泰兴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谢寅介绍,我市PM2.5平均浓度将连续5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国省考断面平均水质优Ⅲ比例为100%,大气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要求。

改造和新增停车位,启动居家养老公益项目,实施19个老旧小区改造,对农村危房进行安全“体检”,对校园供餐企业开展飞行检查……民生实事落实得如何,群众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最有发言权。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的关注关切作为人大工作的着力点,把做实民生实事作为重要环节,综合运用监督小组督查、市人大市政府联合督办、人大代表视察等方式,强化民生实事的闭环监督、过程跟踪、结果问效,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大江潮涌澎湃起,万里扬帆正当时。过去的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引,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直面百姓急难愁盼,不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强化调研和监督,精准发力,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倾情为民履职的情怀,持续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